自城东区启动“全面打造洁净城市攻坚行动”以来,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从7个方面精心组织开展洁净城市攻坚行动,以扎实的工作成绩,为全区打造洁净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开展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整治。攻坚行动以来,修复七一路、火车站、滨河路、康南巷等路段翻浆病害6处,铺设沥青6715平方米、浇灌混凝土2480平方米。修复站东巷、果洛路、南山路等路段地砖损坏3480平方米。修复地下通道外围、火车站等处瓷砖破损103平方米。更换、修复和安装七一路、祁连路、互助路等十多处路段护栏143米、车阻15个、井周27座、减速带215米、防撞桶3个、护栏帽子217个、座椅5个、路灯35盏,更换井盖2座。同时,为湟水河北岸河道边护栏刷漆1800米,在园山路种植草皮550平方米、丁香72棵、草花3万株,将滨河路200米道路护栏移至绿化带。快速处置南山路尚东国际附近人行道塌陷2平方米。二是开展环卫基础设施整治。将整治工作和无臭味城区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开展公厕“大清洗大擦洗”行动。截至目前,清洗公厕98座次、垃圾中转站24座次,清理化粪池25座次;新增公厕13座,全区公厕总数达74座,其中24小时开放公厕26座、延迟公厕19座,今年计划改造中转站9座、公厕11座,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55%;落实“四害”消杀,每日消杀次数不少于4次,投放鼠药0.02吨,“异味防治”行动荣获《西宁晚报》专题报道。三是开展“全城大清洗”。调集12台湿扫车、10台高压冲洗车、9台洒水车,根据天气情况,每日常态化开展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市政道路路面、护栏、果皮箱、雨水井、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和城市家具清洗、擦拭工作,累计用水2300吨。累计完成,清洗路面约6.2万平方米;清洗擦拭护栏约3.1万米;擦洗果皮箱23000个/次;清掏雨水井2100个,清理垃圾约0.7吨;清洗标识标牌等城市家具和公共设施510个/次;护栏清洗车清洗车行道隔离栏约3000米。组织人员对辖区74处公厕导向、公示牌进行检查排查,维修更换3处公厕导向牌。清洗20座公厕、10座中转站外立面,城市空间标识进一步“靓化”。四是开展洁净蓝天专项整治。加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人工巡回保洁力度、频次,利用12台机扫车辆、5台干扫车,对辖区约225万平方米道路实施机械化清扫工作,不断提升机械化清扫率。累计出动180台/次湿扫车,对辖区主(次)干道进行机械化清扫,累计用水208吨。每日出动4台喷雾车、9台洒水车,对国(省)控点、区政府周边及重点区域进行降尘、抑尘作业,随着气候变化最高每日作业频次增加至5次,确保城区大气指数达标,洒水、喷雾作业累计用水约1100吨。夜间加班加点多次对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开展夜间清洗工作,累计出动300余人次、用水200余吨。五是扎实开展垃圾收集清运和垃圾分类试点。加强城区环卫基础设施检查排查工作,果皮箱维修42处,更换果皮箱内胆1500个、更换果皮箱1处、更换果皮箱标识19处、更换果皮箱锁芯100个。严格落实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工作要求,强化日常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实现“垃圾不过夜、垃圾不落地”目标要求。有序开展全区试点小区干湿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全区66个物业小区及公共机构餐厨垃圾专项收运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累计收运餐厨垃圾60.35吨。六是积极绿化美化城区。聚焦火车站和各商圈等窗口区域营造景色优美的打卡点位,补植丁香等绿篱10.6万株,栽植丁香等灌木球500余墩,让“丁香之都”城市名牌更加名副其实。积极筹措资金美化东区,已在站西出口、站西桥、站东桥、德令哈桥、落客平台、小商品附近种植角堇和牵牛等草花39570余株。精心开展绿化管养,春季补植补栽绿篱24.1万株、山杏560株、灌木球1500墩,行道树涂白1.58万株;累计浇灌用水3.3万吨(再生水占比7.6%);修剪草坪约2500平方米,整理火车站绿化用地约870平米;维修公园游园内果皮箱、座椅等配套设施118处,提升了群众游玩、锻炼的体验。七是开展景区环境提级行动。加强A级以上景区周边4处公厕精细化保洁力度,景区周边公厕100%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强化对夏都大街、东关大街、乐都路、团结一至三巷的垃圾清运工作,累计清运垃圾约1.2吨。
下一步,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将继续高质量完成各类花卉种植计划和开展绿化管养。继续坚持常态化开展全城大清洗和洒水降尘工作,确保“全面打造洁净城市攻坚行动”既定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