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八旬老人以惊人毅力写出《七十年巨变》
浏览:4644次 时间:2020-01-06 来源:西宁晚报

12月23日,当记者手捧这本以钢笔行楷工整手写的共54页长达21600多字的《七十年巨变》时,真不敢相信它是出自一位体弱多病、两眼昏花的80岁高龄社区老人之手,而且是他在病中克服重重困难耗时近一年搜集整理资料编撰而成的……这位老人名叫唐纯晏——西宁市五一社区的一名普通老党员。

《七十年巨变》震撼了社区党委

“这是我编写的《七十年巨变》,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本来是要在2019年国庆节前赶出来的,但因身体原因延迟了……”不久前一个雪天的早晨,当退休老党员唐纯晏颤巍巍将他的心血之作《七十年巨变》手稿交给五一社区党委时,社区全体党员干部集体震惊了!为老人的执着!坚毅!更为一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

老人的《七十年巨变》小册子共包括封面、前言、目录、正文、结束语五个部分,内容由国家、青海省、西宁市三个层面组成,其中篇幅最长、最浓墨重彩的当属西宁市的内容。当社区党员干部们好奇地想和老人就《七十年巨变》编写的前前后后进行深入交谈了解时,唐纯晏老人却因身体不适和疲倦无法跟大家深入交谈。只是简单地说:“做为一名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新中国、新青海、新西宁70年辉煌历程和成就的一名普通市民和老党员,我觉得我只有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才能够表达我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说罢,老人缓步离开社区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

老人搜集整理素材有多个法宝

12月23日,记者打听到唐纯晏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好转了不少,当即前往拜访。老人的居室简陋、拥挤。老人告诉记者,他2019年初就开始着手为《七十年巨变》的编撰搜集整理素材了。

老人说他搜集整理素材资料靠的是四大法宝:一听收音机、二看报纸、三看电视新闻、四到省图书馆查资料。他的《七十年巨变》小册子里的数据、说法都有据可查。老人说他另外还有个法宝,就是“勤奋+坚持+认真”,如:凡是通过听收音机、看电视新闻搜集到的素材资料,若当时速记得不准确,他一定会再收听收看重播。看报纸或去省图书馆查资料时,他则要用三层倍数的放大镜。在撰写《七十年巨变》小册子时,则离不了老花镜。因身体有多种老慢病,他写的时间一长要么眼睛会模糊、要么身体受不了……总得休息半小时后才能继续写。近一年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因病痛不得不停下来外,其余时间都是趴伏在家里的茶几上,辛勤耕耘着他的《七十年巨变》。

“写它这么苦、这么累,您老有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记者问。

“放弃?怎么会?!这是我的信念!我的目标!做为一名老党员,我只怨我这身体太不给力了、总是掉链子。”老人斩钉截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