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火车站街道车站社区五栋楼党支部书记那桐忙忙碌碌,一大早,他就打开1.5米长的纸卷一笔一画的开始制作疫情防控知识手抄报,到了中午,刚吃完饭的他又开始和妻子常洁开始排练为抗击疫情所创作的诗歌朗诵,到了下午,他便会逐一给党支部内的46名老党员打电话、发微信,号召他们带头传播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引导身边亲友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
那桐今年75岁,已有35年党龄。疫情发生后,他和妻子推翻了原来过年的一切计划,专心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常来他家的车站社区党委书记马云香说,老爷子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疫情防控宣传站”。
镜头一:4年制作了29期手抄报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呼吁大家多通风、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无事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不走亲友不串门,身体不适近就医,不给政府添麻烦……”2月7日早上,走进城东区兰苑小区,宣传栏内的张贴的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家信格外引人注目。
“平时社区有啥事那老爷子总是带着老党员们忙先忙后,大家伙都说他就像个‘大家长’一样,这不,疫情发生后,老爷子第一时间撰写了这封家书,并制作成手抄报张贴在小区里。”指着宣传栏内的手抄报,马云香向记者介绍了这封家书的由来。
“制作精美的手抄报更能引起群众关注,留下深刻印象,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辛苦你们了!”2月3日,刚刚拿到这张手抄报马云香一边小心的将手抄报收好,一边心疼的说到。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大的事,老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一分能量出一分力,聚小成多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那桐表示,“能够为人民服务,身体虽累,心里感到安慰。”
据介绍,那桐的手抄报在社区里可谓是“明星产品”,自2016年,他的党组织关系从原单位转到社区后,那桐就开始用手抄报的形式宣传国家大事、政策法规等,从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疫情期间,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家信,他一共制作了29期手抄报。
“疫情面前,党员就得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担当起责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信心有责任有义务与大家一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那桐表示,他和妻子正在根据最新的疫情情况制作第30期手抄报。
镜头二:几经修改的404字诗歌
“大家好,让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请听诗朗诵《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朗诵者:梧桐树(那桐的网名)、紫雪(常洁的网名)……”2月7日中午,那桐将自己与妻子最新录制的视频发给了儿子和女儿并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据那桐介绍,这首诗,他和妻子从大年初一开始着手,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浏览网页等方式,从海量网络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素,几经修改完成。诗句共计404个字,内容涵盖防控政策、居民注意事项、官方的举措等,通俗易懂的句子,让普通百姓一看便知。“期间反复修改,逐字逐句研究,最终形成这份手稿。”
“我们再排练两遍,等成熟了,就发到社区党支部的群里,给大家伙鼓鼓劲。”喝了点水,那桐老两口又再次开始排练。
镜头三:每天不变的46遍叮嘱
“老孙啊,特殊时期,党支部就不开展集中学习了,但作为老党员,咱们可一定要带头传播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还要引导身边亲友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减少传播机会啊。”乘着排练空隙,那桐拨通了支部成员的电话,叮嘱他们要发挥党员旗帜作用,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疫情阻击战斗争胜利贡献力量。
“每天都是这样,有时候,他忙不过来,就让我帮着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常洁告诉记者,火车站街道车站社区五栋楼党支部里共有46名老党员,疫情发生以来,那桐每天都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每个人交代一下,嘱咐他们要做好自家防控,注意楼院有无外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