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马英:维护消费安全是我的责任
浏览:1874次 时间:2020-04-18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来来,到这里办理。”3月13日14时30分,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马英刚走进办公室,看到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立刻招呼起来。这两天办理开复工手续的人不少。

把工作做到前面

马英所在的八一路市场监督管理所,目前有10名工作人员,管理辖区内5个市场,7000多家企业和个体户。50岁的马英除了管理、办案外,也有自己的一片负责区。13日上午,他负责的片区有市场准备开复工,在那里他已连续两天检查各店铺的消毒、食品原料安全、进货票据等,就是为了市场能安全开业。

“把工作做到前面,后期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这是他工作27年来积累的经验。在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面对的消费投诉必不可少。

马英总结出自己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主要有三点。首先态度好,其次调查仔细,最后要和当事人沟通好。

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接到投诉。“我买的口罩15元,价格高,不合理,我要投诉。”听到消费者遇到的问题,马英第一时间找到销售商,查看进货单、商品检测报告、生产商信息等内容,并对所有找到的资料拍照,打电话到周边药店咨询价格,调查后发现消费者购买的口罩是正规商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师傅,您买的是N95口罩,这个价格是合适的。您加我微信,我把这种口罩的相关资料发给您。”通过耐心沟通,消费者的疑虑打消了。

投诉无小事

“你看,这就是我们收回来的药。”马英提起一袋药说。前两天接到一名老人的投诉时,马英挺着急。所里几乎每个月都会巡查辖区药店的药品渠道、药品价格等情况,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马英和同事们立刻行动起来。“市场出现假药可是大事,那是用来治病的,这假药是从哪里来的呢?”带着焦急和疑问,他们立刻赶往药店。

“你们的这款药被消费者投诉了,为了调查清楚前不再出问题,先要没收这种药品。”11盒还未售出的药,从货架上取了下来。

经过调查取证,药品没有问题。通过反复询问,得知消费者前期购买的药,与这次购买的不是同一厂家生产。

“叔,不同厂家的药,口味会有所不同,药效也会有差别,您投诉的药,是正规厂家的,没问题。您加我的微信,我把检查的资料发给您。”马英通过微信,反复讲解各种认证信息。

“我信了,你工作做得如此仔细,谢谢你。”

“好的,叔。以后还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问我。”消费者满意了,马英也放心了。

希望多一点谅解

有件案子虽然处理得圆满,但马英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当时,一名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一款商品,在付款后发现比价签上多了6角,立刻投诉。“超市走货量大,累计起来就不是6角的问题了。”马英到超市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是超市前期做优惠活动的价签,工作人员忘记更换了,顾客买到商品时,价格已恢复了原价。

经过追责,超市工作人员需赔付消费者500元。“那位大姐一个人供着一个大学生,生活不易,能不能接受道歉,别要钱了。”了解到被处罚人的境况,马英希望通过调解,免除经济处罚。

最终,案子以投诉者的要求完成,但马英想,人与人之间需要多一点谅解。

做好每一件事

马英是个爱钻研的人,热爱工作。他不怕麻烦,不怕辛苦。面对人员少,投诉多的情况,马英总是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2020年初至今,所里已受理问题的文件盒里,有100多件投诉,近一半的投诉是他处理的。因为办案经验丰富,了解每个工作流程,他的工作效率不低。

“只要不会的就要学,这样能快速解决问题。”这些年来,他不仅教所里年轻人办案、写案件材料,也会向年轻人学习。

对于市场监督管理这份工作,他觉得年轻时刚上班,感觉新鲜,穿上制服很神气。干着干着,就觉得肩负的责任重了。他说:“维护消费安全,就是我的责任,不该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