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用诗歌撑起人生双拐
浏览:2572次 时间:2020-04-11 来源:区残联

井芬清,笔名清香,女,1964年5月出生,肢体一级残疾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青海省自强模范。

以店为生与书为伴

23岁,在她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却遇到了最沉痛的打击,就像生活给她故意出的难题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永远的失去了双腿,她万念俱灰、痛不欲生。在那些以泪洗面的日子里,她曾无数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鼓励她活下去,家人给她买了许多书籍,书中一个个历经磨难而又与残酷命运顽强斗争的励志人物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在书海里,井芬清仿佛忘记了自己现实中的困境,她一本接一本地阅读,时常把自己当作作者和书里的人物,在脑海中搭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和精神鼓舞下,她选择戴上假肢,开始新的生活。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自强倔强的她开了一家小卖店维持生计,虽然每天很忙,假肢与残肢接触的地方因为过敏经常溃烂疼痛难忍,但是埋在她心底那颗文学的种子一天天萌发,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她的心扉,不听家人劝阻的她决定关闭赖以维持生计的商店,拿起笔开始写作,真正去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

勇敢追梦从未止步

也许是平时努力学习的厚积薄发,她投出去的几篇文章都先后在报刊得以发表,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接着她又参加了有关媒体发起的征文大赛活动,获得征文大赛的三等奖。随后她的作品也陆续发表在报刊杂志和多本文学选本中。她是残疾人,却在时间的跑道上超越了很多人,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她忘我地读书、学习和写作,不顾身体的伤痛,把别人用来娱乐和休闲的时间全都用在了读书和学习上,笔耕不辍。“灵感来源于生活,我行动不便,却能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头脑思考,用纸和笔记录。”井芬清坚定地说。她在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中享受着精神食粮带来的愉悦,以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近2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的诗歌、散文、评论多次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多次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她的事迹被青海电视台、西宁电视台、西海都市报、青海法制报、海东时报等多家媒体刊物相继报道,青海电视台还特别为她制作了纪录片《让爱作证》。

心怀感恩爱心传递

她恩念党恩,感恩新时代给了她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感恩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给予她的鼓励和支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残疾人朋友积极生活乐观向上。2014年5月,她被青海省七彩梦残疾人艺术团聘为特邀作家,为七彩梦残疾人艺术团写了团歌歌词《我有一个梦想》。2016年4月,当她得知身受重伤的青年农民吴刚无钱治疗时,立即和文友发起了为吴刚捐款的倡议,将募捐得到的善款8922.62元钱交至吴刚母亲手中,她还将自己的诗集和几本励志书籍赠送给吴刚,鼓励他战胜病魔,勇敢生活。在2017年西宁市第二届残疾人集体婚礼活动中荣获“文化公益带头人”称号。她还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敬老关爱癌症患者活动,为患病的老人们朗诵自己的诗歌,鼓励他们勇敢战胜病魔。

2.jpg

20年坚守梦想,20年笔耕不辍,20年自强不息,换来了井芬清今天在文学创作上的累累硕果,同时,也收获了“全国自强模范”的荣誉称号。2019年5月16日,她光荣的出席了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和总书记握手时,她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一辈子其实很短,只有活出自己的价值,才不枉此生。残缺的身体并不能动摇我的文学梦,我将用手中的笔书写日新月异的城市新貌,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井芬清坚定而又朴实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