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坚持党建引领,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浏览:715次 时间:2021-08-24 来源:火车站街道办事处

根据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火车站街道各级党组织采取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等多种齐头并进的措施,打通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最后一米”,300多名党员及志愿者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用行动践行职责。

优化流程,省时接种。“我一会儿打完疫苗,就可以去坐火车了,不用去预约后再在医院排队等着叫号了,在这打疫苗真方便。”一名旅客在火车站广场疫苗临时接种点感叹道。让他觉得满意的不只是接种的方便,还有“红马甲”党员队伍的良好服务。从体温测量、登记到接种疫苗,整个过程仅需5分钟,加上留观时间,40分钟便可完成接种全过程。在旅客接种后,“红袖标”“红马甲”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接种疫苗的居民分发降暑饮品。

送“苗”入学,保障平安。车站社区党委为了方便辖区在校学生疫苗接种,联合林家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设立了临时接种点。车站社区副书记一边维护着现场秩序,一边说道:“从接到区级疾控部门的任务要求后,车站社区党委全体人员积极对接联系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提前到达现场帮助卫生院工作人员进行紫外线消毒和“一米线”距离的维持。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基本实现了在校学生疫苗接种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10824085356.jpg

爱心小凳,提升服务。在幸福社区东府佳苑小区疫苗接种点可以看到,几位居民坐在排队区域摆放的小凳子上,安心等待接种。前一位居民起身到卫生院接种后,接下来人们就依次移动到前一个小凳上继续等待。幸福社区主任说道:“社区打疫苗的居民中老年人较多,幸福社区党总支经过商议后,决定在韵家口卫生院门口摆放一排爱心小凳,方便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使用。摆放小板凳既是敬老便民服务,更是一项疫情防控安全措施。凳子的间隔在一米以上,而且有社区党员志愿者维持秩序,有效防治了居民因排队形成的聚集、扎堆现象。排队区域尽量设置在户外通风较好的地方。”

循环宣传,提高效率。中庄社区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值班值守,针对外省来宁返宁人员核实查看行程码、健康码,记录具体行程、健康状况等情况。面对老年人接种意愿不强的情况,中庄社区党组织把疫苗接种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社区副书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在广场及周边市场不停的喊话:“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和发放疫苗接种宣传彩页,通知辖区周边未接种疫苗的人员到中庄广场临时接种点接种,进一步解决了辖区接种率不高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824085400.jpg

志愿服务,解决难题。富民路社区党委召集辖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红马甲”“红袖标”队伍,为疫苗接种工作保驾护航。一是分散在各社区、各小区,各街道角落,利用移动音响循环播放防疫知识,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二是帮助行动不便、年迈体弱的老年人提前预约疫苗接种,并在老年人较多的冷库家属院设立了临时接种点,方便老年人在社区办事后接种疫苗;三是由富民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带领“巾帼服务队”,帮助一些没有时间排队的上班族们,联系卫生服务站专门于晚上18点至20点在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上班族疫苗接种工作,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平稳推进,共同筑造了免疫长城。

截至目前,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在各家属楼院共悬挂横幅66条,设置宣传小喇叭100多个,并持续做好疫苗接种的宣传工作和入户排查登记工作,做到应种尽种。下一步,火车站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各党组织协同合作,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形成辖区免疫屏障,再献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