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精准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城东区严格落实“落地检”防控措施,加强海东西高速来宁返宁人员管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严密安排部署。城东区高度重视、迅速安排,组织公安、城管、卫健和交警等部门,抽调150余人成立海东西收费站“落地检”综合服务工作专班,设医务保障组、扫码核验组、交通渠化引导组等9个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流程,确保“落地检”工作责任到位、各项机制顺畅。抽调45名专业人士具体负责医疗保障组工作,并全面做好核酸检测、隔离转运和样本转运等医疗保障工作,全力保证“落地检”工作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合理设置3个核酸采样点、6个采样台,利用隔离围栏和明显标识设置“U”型排队区和“两米线”安全距离,规范引导、明确分工和及时分流的工作流程,全面做好核酸采集信息登记、引导排队、核酸采样工作,确保严格查控、不漏一人。自“落地检”工作开展以来,海东西收费站日通行车辆约4000余辆、人员6000余人、每日“落地检”人员1000余人,入宁车辆大范围拥堵情况“零发生”。
科学规范流程。为最大限度分流车辆,根据车流量大的实际情况,在收费站外通过制作发放“红”“黄”“绿”标识牌,对符合条件免检的车辆人员发放“绿色”标识牌,对需要“落地检”的车辆人员发放“黄色”标识牌,对红码、黄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带“*”的发放“红色”标识牌,以远端管控开展首次分流,快速识别、引导车辆快速通过。在收费通道根据远端分流“红黄绿”辨识标记牌再次对所有车辆进行二次分流,通过查验人员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后,对张贴“绿色”标识牌的引导免检通行;对张贴“黄色”标识牌的引导至核酸检测停车处进行入宁“落地检”,并发放“落地检已采样”便条通行;对张贴“红色”标识牌引导至隔离转运区,移交专业人员对车辆及人员进行消杀后交由卫健部门按照规范程序处置,有效提升了“落地检”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切实发挥出了“落地检”综合服务站的过滤作用,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强化防疫措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加强工作人员闭环管理措施,对所有抽调工作人员按照工作区域、休息酒店“两点一线”的模式全程管理,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全面督促工作人员每日进行个人健康检测和核酸检测,做好岗前培训和注意事项说明,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防护和自我消杀工作,落实“两米线”和面屏、口罩、手套“三件套”等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操作流程规范、个人防护到位。同时,针对海东西收费站入宁人员多、未知风险大的实际情况,24小时不间断对核酸检测点、工作生活区、入宁车辆停靠处、隔离转运区和医疗垃圾区进行严格消杀,做到综合服务站消杀全覆盖、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设置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专门收集、存放点,做到“一日一清”,坚决落实工作环境和医疗、生活垃圾“零污染”目标要求,切实阻断疫情传播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