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城东区遵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职能,多措并举,将疫情防控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有机结合,筑起战“疫”防线,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力做好防控与履职“两手抓”“两手硬”。
全力落实主动发现责任。疫情发生后,城东区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村)疫情防控排查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防护措施等开展摸排,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全覆盖,切实做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已通过微信群、QQ等方式全面摸排8000余人(次),通过电话“一对一”重点走访在册保障对象1200余户、边缘家庭260余户、儿童30余人,并对200余户困难老人、困难残疾人等重点对象及时对接街道志愿者上门服务,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
全力畅通救助快捷通道。对新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助的人员施行“先行救助,后置审批”绿色通道,取消入户调查等环节,由镇(街道)提出审核审批确认意见,待疫情结束后,再行补办相关手续。对已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助的困难家庭,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动态退出,疫情结束后,再行恢复动态管理,统一开展入户核查,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无“空挡”;切实提高各镇办临时救助备用金的使用效率,对“三区”内因疫情生活暂时受到影响的困难家庭开展小额临时救助及实物救助,发放口罩、酒精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多方面多角度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全力扩展救助覆盖面。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关注帮扶困难群众,为此城东区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慰问辖区200户因疫情家庭收入无来源,经济入不敷出的救助保障家庭,有效缓解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确保困难群众困有所帮、难有所助。各镇、街道办事处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凝聚驻地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多方合力,架起党群连心桥,共同开展接地气、有温度、多形式的资金帮扶、物质捐赠、志愿服务等慰问活动,累计为辖区170余户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物资3000余份,让困难群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感受到温暖,坚定信心、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力织密救助保障网。疫情发生以来,城东区持续加强对重要路段、地下通道、步行街、桥梁涵洞、车站广场、废弃房屋等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劝离滞留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坚持“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配合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危险传染病人的救治工作;此外,对来宁就业务工陷入暂时性困境的滞留人员给予安置救助,静态管理期间,指导火车站街道办事处为外省来宁滞留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将7名滞留人员安置在宾馆中,并安排专人每天为其配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确保滞留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