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东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持连续作战,集中力量攻坚,快速升级防控措施,争分夺秒落实“三区”防控,全力以赴守好西宁“东大门”。
即刻安排部署,确保组织有力。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及时调整充实前线指挥中心和应急处置工作组,形成“提级指挥、扁平运行、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应急运转模式。全体县级领导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自觉扛起政治责任,闻令而动、身先士卒、主动担当、下沉一线,全体志愿者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物业服务人员发挥“安全大管家”作用,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截止目前,全区县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志愿者共5745人参与抗疫。
严格落实措施,确保管控到位。根据初步信息,超前预判,提前划定并精准动态调整封控区4处、管控区4处、防范区1处,成立封控、管控工作专班,由区委副书记和区政府副区长负责,由县级领导任组长,街道、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交通运输、生活保障、管控值守等5个工作组,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对封控区、管控区的管理服务保障。严格按照《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第39号)》落实管控措施,建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网格员、医务工作者、政法干警、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共同负责防控措施,每天对电梯、楼道、扶手、门把手、垃圾收集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严格做好医废处置工作,做到“日产日清”。大众街街道党工委调动机关、社区、“两新”等党组织和党员力量,为老年人、病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专项服务。周家泉街道党工委组建班子成员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职工、社区网格员包楼、包单元、包住户的“红色网格”,全面开展人员排查、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等,确保不漏一户、不丢一人。
精准摸排引导,确保应检尽检。以社区为单位确定“三区”内居民小区、无人管理楼院、自建房、企事业单位、商超、市场等楼栋数、人员数,并针对普通居民、孕产妇、行动不便老人和病人等不同情况,对居民检测时间进行了合理规划,划分网格,错峰引导居民依次采样,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各采集点划分体温测量区、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缓冲区等5个区域,规范设置了信息登记组、核酸采样组、样本转运组、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消杀和医废处置组等工作组,科学规范开展封控、管控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形成同频共振的防控合力。截至目前,开展两轮封控、管控、防范区核酸检测,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注重人文关怀,物资保障到位。自封控区、管控区相继确定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封控、管控区内的群众生活物资保障作为当务之急,成立后勤保障工作组,由区政府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府办、发改、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提供各类应急防护用品、生活用品等防疫物资,确保应急储备调度及时有序,切实保障供应。抽调建设、人社等部门176名工作人员下沉联点包片单位,联合街道干部100余人全力以赴做好封控、管控区内核酸采样秩序维护、样本转运、宣传引导等工作。从4月3日起分批为各封管控区9个小区内的1446户居民逐户进行生活物资配送服务,按照每户4种蔬菜、3斤牛肉的配置,确保居民群众在5小时之内拿到新鲜食材。配送周期为每三天一次,截止目前,合计配送新鲜蔬菜约14400斤,新鲜牛肉约4700斤。通过小区微信群等“线上”平台,结合网格员、志愿者等“线下”梳理摸排,为居家隔离家庭发放温馨提示,科学指导居家群众做好个人防护。针对封控区、管控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就医需求,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努力减少疫情防控对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