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宁市城东区晓泉小学培育师生团结花 校园开满和谐果
浏览:2541次 时间:2023-06-16 来源:和谐东区

清晨,伴着新一轮的朝阳,踏着轻松的步伐漫步校园,环形跑道旁,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浮雕无声地讲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隔不远,伫立着的孔子讲学雕像仿佛在向学生传递古代大儒的智慧,这便是西宁市晓泉小学校园一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各民族融合学校,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校园文化融合共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教学双丰收。

走进教学楼,不同楼层的文化主题长廊别具一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区内一块块展板、一个个灯箱,为各族学生呈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学校近几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营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浓厚氛围。具有浓郁特色的盐雕文化区内,各族学生亲手制作的盐雕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匠心智慧和文化传承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三楼的“泉韵电视台”开设了校园新闻、特别报道、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成果展播等丰富多彩的电视栏目,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西宁市晓泉小学不断完善办学理念,探索推行教育改革,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校长王琳介绍:“学校注重挖掘“泉韵”内涵,着力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泉韵文化,从课程滋养、活动熏陶、文化建设三个途径入手,推动学校和谐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一班一品”传承文化。由各个班级制作的中医药、脸谱、青花瓷、汉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示,异彩纷呈。校园里、楼道间、教室内,随处都能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各族师生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团队协作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师生共建亮点纷呈,文化传承成果丰硕。

德育学堂立德树人。学校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打造特色德育活动,大力推进“四爱三有”“新时代好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拓宽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阵地,拓展德育教育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近年来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少儿艺术节、校园足球、篮球联赛,推进“攀岩、冰壶、摔跤、民乐、管乐”等数十项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同时,依托学校成立的青海省首个小学生“国旗护卫队”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特色研学增进认同。依托“行走的课程”研学载体,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研学活动,组织师生走进革命场馆、烈士纪念馆、实验基地、教育基地等,在研学中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德育创新教育等高度融合,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当好每一个石榴籽”,让各族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的晓泉小学,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培育“多彩泉韵、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泉韵品牌,在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结下喜人的硕果,各族师生亲如一家、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和谐共处、互助共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