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民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 工作开展情况
浏览:516次 时间:2025-02-18 来源:未知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城东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全面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着力提升民政系统法治政府建设能力,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展。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 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东区建设新征程。我局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精心谋划、系统安排,对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进行有序部署,并严格督查落实情况。全年定期召开局党组会和法治专题会议,针对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高效解决突出难题以及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将法治建设全面融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年共组织开展6次法治建设普法专题工作。在学习教育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全体人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借助党组学习会、集体学习、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全年累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达47次,有力推动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此外,强化学习效果的监督检查。积极督促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法宣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法律知识考试,要求全体人员在青海干部网络培训平台上完成50 学时以上的课程学习,确保法宣学习积分达到40分以上。同时,组织全局干部集中学法47次,安排从事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等关键岗位的20余人次参加省、市民政部门举办的各类法律法规学习培训。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加深了全局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认识,显著提升了对各类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二)强化党的领导核心,统筹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明确党组书记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压实各项职责。进一步健全法治建设重大事项制度,将法治建设深度融入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在工作部署、推进实施、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各个环节,都与民政业务发展紧密结合、 协同推进。同时,建立并完善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报告制度,将履行职责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使其成为考察任用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强化了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切实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

(三)夯实法规制度基础,提升法治建设规范化水平。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区出台的法规制度及其配套文件,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在清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梳理、审核,及时将清理结果上报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确保法规制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保障法规制度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构建了党组统一领导、综合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科室分工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推动法规制度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筑牢法治决策防线。进一步优化党组议事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决策前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严格遵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凭借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 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局在政策法规制定、项目投资决策、依法 行政等各项工作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服务,有效防范法律风 险,确保决策合法合规。

(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我局高度重视“两案办理”工作,对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政协委员提案,深入调查研究,狠抓具体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政协委员提案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回复率、满意率均为 100%。同时,加强对各项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对各镇(街道)民政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有效杜绝了违规违法行为发生。并严格落实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畅通群众举报投诉和媒体监督渠道,定期听取各科室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全力提升 12345热线服务水平,确保市长信箱、市长热线、百姓畅言等群众诉求反映渠道高效运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精准回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跟踪、科学分析、妥善处理,推动网络监督朝着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局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渠道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在信访维稳工作方面不断优化信访工作流程,畅通线上线下信访渠道,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充分运用网上信访平台办理信访案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信访诉求进行分类处理, 精准厘清信访事项处理途径,推动信访问题在属地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化解各类信访矛盾。此外,坚决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民政力量。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大力推 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 诺制,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申请材料繁琐、办事流程复杂以及“奇葩证明”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和满意度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学习深度和系统性不足。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掌握其核心内容,存在实用主义倾向,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未能充分调动干部学法积极性,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教育宣传。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紧密结合,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聚焦思想解读、在宣传教育上持续用力,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把学法、守法、遵法作为履职的第一原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民政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严格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全面提升普法质效。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大民政涉及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设置宣传点,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宣传展板,组织现场咨询,制发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彩页等,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