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
现将城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情况
今年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围绕省市区委全会要求,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发挥法治建设领导作用,做推进法治建设的“风向标”。党支部书记、局长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带头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有效推动了我局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
(二)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做法治建设的“勤学者。全局领导干部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求,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涉及机关建设和退役军人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领导指示批示精神深学笃行,不断在学习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退役军人的能力水平。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4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法规来研究解决退役军人工作中的各类疑难问题。构建形成了全区退役军人信访矛盾源头预防、排查发现、调处化解、依法处置全链条工作运行机制。
(三)有效实施,发挥基层法治“内动力”。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我局把握关键节点,紧扣国家安全日与宪法宣传周等时段,充分利用媒体、横幅标语、宣传展板、法律知识手册等载体,秉持多渠道拓展、多形式呈现、广范围覆盖之理念,开展“法律进军营”“法律宣讲”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4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00余份,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
(一)学法明辨笃行,开启法治新征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全区能力建设推进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内容,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法律素养,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创新开展。二是组织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集中学习解读《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理论与法律素养,组织服务中心(站)学习退役军人相关法律,夯实了依法依规为退役军人落实权益工作基础。
(二)加强普法宣传,营造法治建设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在自觉接受上级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二是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框架,我局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健全完善制度,完善内部决策规则,规范局务会、收发文流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制度,公开政策法规等信息,向退役军人宣传政策,保障其监督权。四是构建体系,源头防范矛盾纠纷。积极谋划退役军人信访应对预案,确保接访规范化、流程化。构建“专人专责、区域协同、层级督导”的责任落实框架与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信访工作网络,保障信息畅达、处置高效。五是组建网评员队伍,专注于退役军人相关舆情动态。借助大数据精准捕捉、研判舆情走向,及时预警风险。依托《全国退役军人信访系统》平台,遵循“线上预警,线下化解”原则,整合资源协同处置舆情与信访事件,强化“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站”功能,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累计处理线上线下信访件及咨询事务共65人次。六是创新“普法+调解”工作新方式。开展法律“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等系列普法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退役军人法治观念。融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构建多元调解矩阵,成功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3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
(三)节庆慰问递真情,双拥普法暖军心。一是契合双拥工作特点,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点,借节日慰问、日常走访及慰问座谈会之契机,向现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退役军人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力促普法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二是向“精神文明网”“西宁双拥”“夏都新闻联播”“百姓1时间”“和谐东区”等平台投稿并采编20余篇,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大力宣传《征兵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拥军优抚政策。
三、问题与不足
一是普法宣传在内容上,针对双拥群体的个性化法律问题挖掘不足,未能充分涵盖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中新兴行业的政策法规解读等。二是普法宣传形式上,多集中于传统的讲座、手册发放,对新媒体平台利用不够充分,线上互动性活动较少,难以触及年轻一代军人军属群体。三是双拥工作涉及多部门协作,但在普法宣传中,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掌握的退役军人安置需求信息,未能有效与司法部门对接,以便提供精准法律帮扶。四是联合活动缺乏常态化规划,往往在“普法日、宣传月”等集中开展活动,培训和宣传频率还不够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规范基础工作。做到定期会议研究法治工作,明确全年不同阶段的职责与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联合普法工作常态化、高效化运行。开展活动有目标、有组织、有实效,确保法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二)完善落实措施。积极推行法治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有效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制度,细化任务分工,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法治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创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普法宣传形式,打造线上线下普法宣传阵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样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法律法规政策,努力提升公众对退役军人权益保障认知程度,引导服务对象树立巩固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