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聚民心,始终将社保业务档案与人事档案工作作为整个社保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着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让“小纸袋”“小纸盒”变身“大宝藏”,为“服务社会、保障民生”夯实基础,用心用情维护好参保群众切身利益,有效促进社保工作提档升级。
提高思想认识,打造“群众放心”标准化场景。随着全民参保计划的深入实施,社保业务面临庞大的参保群体和复杂的业务流程。社保档案作为记录参保人一生参保经历的重要载体,每一项社保经办业务的“身份证”,直接关系到社保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经办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对实现社保业务规范化管理,提升经办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人事档案记录了参保人的工作经历、社保缴纳等重要个人信息。例如,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需要依据人事档案中的相关信息审核资格、计算待遇。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当发生争议时,人事档案可以作为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证据,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维护参保人员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紧抓自身建设,搭建“安全可靠”规范化场景。为进一步优化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质效,将“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服务信条落在实处,社保部门始终坚持“以管促用、以用促管”的原则,从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高标准、高质量狠抓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并严格落实档案保管、利用、保密等规章制度,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档案管理安全责任书》,做到“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集中归档”。热情周到服务前来查借阅、移交、调取档案的群众,做好登记,确保档案的保密性与完整性。同时,充分认识到“社保档案是事关民生的档案”,进一步细化业务档案分类,按照年度、业务类别、保管期限等内容进行分类归档,依照业务档案归档、销毁等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使业务档案从形成到立卷归档直至销毁整个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效确保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截止目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已完成45家单位32770册,托管本区域企业退休及参保人员人事档案42592册,整理归档社保业务档案共计7003卷,年内开展档案查询服务799人次。
深化档案服务,构筑“如民所需”精细化场景。一件小事暖民心,百件小事聚民意。为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整合社保窗口服务资源,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优化办事体验,将行政服务中心四楼档案查询窗口与一楼、四楼档案室合并,以“走心”的改变,周到、热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温度”。社保部门坚持民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着力在提升社保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建立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工作群,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为高效档案移交工作打好基础。推进落实业务骨干“对点联系、对岗互助”工作机制,对调阅查询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社保档案工作交流群、电话交流等方式及时沟通,切实做到工作细心、查找耐心、服务热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下一步,城东区人社局将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历史档案数字化进程,探索社保档案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高效利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社保服务惠民、便民、利民,让群众放心、安心、省心,真正实现业务经办“不断档”,云上服务“不打烊”,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区人社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