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西宁市城东区经济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始终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全力以赴稳定经济运行。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势良好、投资消费逐月回暖、两项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44.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万元,增长32.3%;第二产业增加值48.58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为0.02:19.88:80.09。
一、产业发展方面
(一)农业扩面增产,牧业贡献突出。今年以来,受复耕复种及极端天气影响,我区种植业扩面增产、畜禽散养户出栏较高。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业产值1005万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767亩,较上年增加382亩,实现粮食产量0.2吨、蔬菜产量144吨,完成农业产值62.4万元,增长196.3%。主要畜产品出栏同比增长97.0%,实现肉产量173.2吨,同比增长120.9%,牧业完成产值905.74万元,增长125.0%。
(二)工业持续承压,建筑业稳步发展。工业方面,受多晶硅价格下跌影响,全区工业持续低位运行,1—9月全区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9.7%,降幅环比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占比高达78.3%的多晶硅制造业同比下降55.1%,下拉工业总产值48.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7.68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3个百分点,下拉经济1.8个百分点。建筑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251亿元,完成产值189.8亿元,实现增加值20.9亿元,同比增长2.9%,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总体平稳,部分行业有所回升。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位列全市首位。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势良好,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4.3%,较上半年提高4.7和4.5个百分点,合计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有所回暖,增加值分别下降1.9%和6.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2和0.1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增速放缓,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3.3%,较上半年回落6.6和2.2个百分点,合计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金融业不及预期,增加值同比下降1.3%。
二、投资需求方面
(一)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今年以来,面对投资基数高、下行压力大的趋势,我区持续加强项目调度,深入挖潜社会性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降幅呈逐月收窄态势。截止9月,我区新增非房项目2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0个,完成投资6.3亿元,占全部非房投资的比重达65%;新增房地产项目2个,完成投资0.97亿元。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1—8月分别收窄31.9、14.5和0.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四区第三。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2.1%,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1—8月分别收窄48.8、10.6和1.8个百分点;非房投资同比下降9.6%,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9.2和21.6个百分点,较1—8月扩大1.3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今年以来,我区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多举措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2亿元,同比下降3.7%,与中区并列四区第三,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1—8月分别收窄1、1.3和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总额66.8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环比收窄2.7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65.86亿元,下降7.5%;餐饮收入0.94亿元,下降10.1%。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7.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9.9个百分点。
三、运行质量方面
(一)财政收入增长稳健、支出保障有力。组织收入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多渠道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努力挖掘增收潜力,财政收入稳居四区首位。前三季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7.7%。支出执行方面,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全力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持续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有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前三季度,全区公共预算支出15.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社保就业、教育、住房保障、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11.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灾害防治应急管理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1287.1%、330.3%和869.9%。
(二)居民收入稳中有进、消费信心不足。通过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及时发放相关工资增长政策、发挥“东城·共富工访”帮扶平台作用等方式推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590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85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90.8%、11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万元,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0.4和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55万元,转移净收入1.18万元,分别增长5.3%和9.2%。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2.09万元,同比增长0.1%,低于居民收入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生活类消费占比达58.4%,同比下降4.3%;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占比分别12.1%和9.9%,同比下降1.1%和14.8%。
四、下步建议
下一步,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经济稳增长专题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实干意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各项接续政策,密切跟踪监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深入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完善帮扶机制,加大对部分重点企业招商优惠条件或补贴的兑现力度,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培育,持续推进企业升规纳统的督导和培育。
二是用好以旧换新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摸排辖区设备购置情况。对已开工的各类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可能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继续做细做实项目谋划工作,聚焦“四地”建设、绿色算力、“双碳”目标等战略,紧盯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及社会资本投资热点,优化投资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全区2025年储备项目,为后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是发挥好省市级专项资金撬动引领作用,加大各类惠民电子消费券发放。聚焦大宗商品、夜间经济、餐饮住宿等重点领域,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一站式“换新”活动,充分释放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潜能,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推动消费提质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