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总体要求,城东区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始终把稳就业摆在优先位置,积极谋划、提质增效,依靠政策发力、供需对接、平台服务、兜底帮扶“四轮驱动”,打好稳就业扩就业“组合拳”,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季度城东区城镇新增就业1812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7.88%,首季就业实现“开门红”。
推进政策落实,下好优化服务“先手棋”。为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强化政策宣传,城东区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四送活动,集中宣讲、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口袋书”,确保相关政策宣传、执行、兑现三到位,并利用“东东姐帮你找工作”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政策知晓度,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帮助提高就业稳定性。今年来,为17家企业发放企业吸纳社保补贴2648.87万元。
强化岗位征集,筑牢供需对接“稳定器”。深入发动、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各镇办、社区定期汇总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清单,建立岗位台账,根据获取岗位信息数据,动态跟踪供需情况,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促进更多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全力帮助企业招工用工。一季度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9场,组织企业323家,提供岗位1077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24人。
优化平台模式,用好精准服务“助推器”。扎实落实“1131”服务实名登记,一对一精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及时了解我区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有就业意愿的,进行岗位信息推送和就业见习推荐;对暂无就业意愿的,记录原因,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加强“政校企”合作,建立就业服务联动机制,最大力度发挥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及企业优势,联合互助县就业局、青海民族大学开展“引才探企 ‘就’在家乡”高校毕业生感知体验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0人。
提供兜底帮扶,种好就业培训“责任田”。下沉社区、乡村,上门走访、摸底,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向、技能水平等进行摸排,建立帮扶清单,实施分级分类帮扶、动态跟踪管理。今年以来,全区城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36人,为灵活就业困难群体2296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674.88万元,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目录式免费技能培训241人,并大力推广区域特色小吃产业,繁荣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开辟新就业渠道,结合近期下南关“烟火巷”热度,联合华钟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集酸奶、酿皮、油炸糕、关东煮等传统小吃制作于一体的技能培训30余人,真正将厨艺送到“家门口”。
下一步,城东区将持续聚焦稳就业保就业主线,以“有诉必应马上办”为抓手,加大宣传引导、主动作为,以民为本、服务先行,创新举措、精准实施,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使就业服务更有速度和温度,实现就业创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