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157”工作法做实“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
浏览:567次 时间:2024-03-25 来源:未知

为扎实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对接平台,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城东区人社局创新“157”工作法,围绕“阵地建在家门口,队伍沉到网格里,服务送到心坎上”1个目标,精准锁定“低保户、残疾人、据退休不足5年人员、零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等”5类困难人员进行就业帮扶,通过做实“信息采集、政策宣传、创业指导、就业援助、求职登记、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7大服务项目,让劳动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建成就业服务网格,精准锁定帮扶对象。践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将社区(村)就业联络员嵌入社区网格服务圈,通过入户走访、电话、线上问卷等形式,对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信息采集、需求调查、政策宣讲、培训推介和岗位对接,精准锁定五类重点群体年龄、性别、学历和技能水平等要素,全面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台账,直接将服务对象精准定位到社区(村)网格之中,有效掌握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底数清、愿望明、政策懂、信息通。

发挥服务平台作用,持续抓好就业援助。针对就业能力不同的困难人员提供差异化的岗位推荐,通过专场招聘活动对接,精准匹配用工需求,一季度共开展“家门口”招聘会5场,组织企业229家,提供岗位643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71人。同时,用好“东东姐帮你找工作”微信公众号,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岗位查询、政策信息空中讲堂、低收入群体招聘小黑板等功能。一季度376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045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328个、适合农民工的岗位113个。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积极构造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家门口”就业培训服务体系,通过精准摸排困难人员就业培训意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按需开展护理、家政服务、中式烹饪、刺绣、维修电工、电子商务等培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就业增收。一季度下沉社区、企业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1人。

下一步,城东区人社局将持续夯实拓展“157”工作法,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开展大型公共就业服务专场招聘活动和小规模、特色化家门口招聘会,探索打造零工驿站为辖区内灵活就业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招工候工、信息推介、岗位匹配、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