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破解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难题,今年以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家门口”培训作为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和就业增收的“敲门砖”,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区域特色为着力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探索打造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的“红石榴e工坊”,最大程度上保证劳动者“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
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7月9日,区人社局联合区妇联、区残联、青海绍海工贸有限公司举办的2024年第一期撒拉绣培训圆满结业。此次培训为期7天,共有30余名刺绣爱好者参加,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从刺绣文化、服饰、纹样、针法、订单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集中讲授和现场指导,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刺绣“非遗”文化,还增强了妇女群众、残疾人等低收入重点群体的就业技能,走出了家门口增收的第一步。
以区域特色为着力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有实效。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将培训中完成的50幅绣品整齐摆放在绣架上展示。“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的撒拉绣培训,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刺绣的魅力,在掌握一门技艺的同时也多了份增收的可能,希望每年多组织此类培训。”培训学员乔女士表示。为保障学员学有所成,结业现场还为培训合格的25名学员颁发了合格证书。同时,区人社局将对培训表现优异者积极推荐至青海绍海工贸有限公司等优质刺绣企业,持续精进刺绣技能,日后可在家或公司商业接单,轻松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真正将“指尖技能”转化为“指尖经济”。
下一步,城东区人社局将持续完善“红石榴e工坊”服务功能,创新培训方式,引进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培训机构主渠道、主阵地和优质企业协同作用,因人、因地、因时制定培训“菜单”,为群众提供“不断线”的就业培训服务,实现培训“小切口”解决就业“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