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东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暨加快
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解读
一、起草背景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暨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9]35号)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宁办发[2018]60号)精神,2019年1月,区卫健局相关人员参加了市医改办举办的深化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专题培训,会后召集下属各医疗机构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做好该项工作前期准备。4月份,市卫健委要求在继续深化县、乡、村三级紧密型一体化医共体改革的同时,推进健共体试点建设。5月初,为进一步深化我区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将健共体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认真落实。为此,我局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健共体建设基层调研,先后7次议稿,形成了今天提交会议审议的《城东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暨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西宁市城东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东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暨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方案》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主要目标,第四部分为重点任务,第五部分为工作步骤,第六部分为组织保障。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及省、市、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我区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把医联体打造成集“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医养融合、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六位一体的整合型“健康服务共同体”,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切实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和谐东区提供健康保障。
第二部分,确定了基本原则。以统一协同,提升能力;统筹推进,医防结合;转变职能,强化监督为原则,统筹辖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强化监督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市回族医院龙头作用和辐射能力,有效利用辖区省级医院优势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第三部分,确定了主要目标。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2019年,在区级医联体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以疾病预防为主、治疗康复为辅、预防治疗结合、健康管理协同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第二阶段目标:2020年,全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共体运行体系和机制,医疗卫生机构与公卫指导机构融合发展,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共享。第三阶段目标:2021年,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健共体,医、防、康、护、养整合型服务体系搭建完成,综合医改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区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双提升。
第四部分,确定了重点任务。认真贯彻《“健康东区2030”发展规划》,突出“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探索开展以“一个中心、五项制度、四个网底”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健共体建设(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中心,以“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巩固全民医保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内部考核制度”为内控管理机制,以“加快基层能力建设、实施重点疾病筛查、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为健康服务网底),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指导机构深度融合,筑牢辖区医疗服务网底、慢病管理网底、妇幼服务网底和健康素养网底。此项工作中,“一个中心、五项制度、四个网底”建设是在贯彻市级健共体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项具有东区特色的创新工作。同时,将区健康教育所纳入健共体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职能优势,依托“健康小屋”、“健康细胞工程”等健康东区建设项目,推广应用慢性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加大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能力和辖区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第五部分,确定了工作步骤。拟于9月份启动运行,至12月份按照方案强力推进,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第六部分,确定了保障措施。加强对健共体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推动改革任务按期完成。加强健共体各机构内各项工作有效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文件:西宁市城东区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东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暨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