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内容
(一)起草背景依据
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将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东区、幸福东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助力健康东区建设,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根据《西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宁政〔2022〕19号)的文件,结合东区发展实际,城东区区政府印发了《城东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实施计划》),为今后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
(二)起草原则
在起草《实施计划》时,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工作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的重要指示,坚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将全民健身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二是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确立,但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健身难”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实施计划》强化以问题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着力于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15分钟体育健身圈”等,引导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向基层下沉,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强化可操作性。在《实施计划》编制过程中,深入分析了我区优势和不足,着重于补短板、强弱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任务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四是坚持体现东区体育特色。紧扣东区全民健身发展的特点,形成政策理论充分、符合实际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计划》。
(三)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总体要求,其中阐明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对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均等、赛事活动丰富多元、服务网络覆盖全面、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以上,城乡居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
第二部分明确了六项主要任务。一是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三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四是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五是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六是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第三部分提出了保障措施,围绕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实施计划》提供保障。
第四部分为组织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推动《实施计划》的实行。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行委)、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1.5%。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二、解读形式
主要以书面政策解释为主,以宣讲、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为辅。
三、解读途径
在区政府官方网站、和谐东区、城东文旅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
四、解读时间
政策解读时间与《实施计划》发布时间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