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各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局部地区接连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就地过年群众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就地过年群众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有效落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让全市广大市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倡导群众就地过年。各县区委、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西宁籍群众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疫情中风险地区的西宁籍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省内外低风险地区的西宁籍群众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要从严落实好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疫情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请休假审批制度和非必要不离宁要求,带头在宁过年,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二、加强储备精准调控,满足群众节日生活需求。各县区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各项服务保障措施,提前安排,充分准备。发展改革、商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要全力保障群众“米袋子”“菜篮子”“肉架子”供应充足,密切跟踪粮油、肉、菜、蛋、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动员大型批发市场及全市商超企业加大备货力度,进一步对接外地货源,通过组织省外基地调运、合作社直供、蔬菜大户调运等途径,确保春节期间市场蔬菜、米、面、油以及猪牛羊肉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大力倡导社区、农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价格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文化旅游广电、大数据、工信、文旅、电信运营等部门和单位要在春节期间进一步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依托现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送内容丰富的线上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及在线阅读等文化服务,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严格督促市内各景点、景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行景区限量预约错峰接纳,控制游客流量,避免人群扎堆聚集。图书馆、博物馆、娱乐场所等在春节期间向全体市民和在宁就地过年群众开放。鼓励全市电影院在严格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不放假,通过推出新片、线上线下优惠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观影需求。保障旅游产品供给,鼓励收费景区在春节期间对游客实行门票折扣等优惠,丰富节假日旅游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旅游休闲需求。体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市属和社会体育场馆在春节期间向全体市民和在宁就地过年群众免收费、低收费开放,市属冰球冰壶馆、气膜馆、游泳馆、综合馆、体育场以及室外篮球场等体育场馆要分时段全部免费向市民和在宁就地过年群众开放。积极开展线上全民健身活动,以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宣传播放全民健身公益宣传片,通过视频挑战、居家健身指导等多元化、多层次的线上健身项目,丰富广大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为市民和在宁就地过年群众欢乐、健康过节提供保障。以上景区和公共场所等要继续严格执行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75%的疫情防控政策。
三、切实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管理服务。各县区各部门要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社区组织、驻社区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宁返宁人员摸排登记管控工作。加大入户调查力度,充分了解就地过年群众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物业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做好就地过年员工特别是外地农民工假期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保障,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要加强与辖区高校的沟通衔接,共同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安排好住宿、洗浴、饮食等保障工作,配发防护用品,确保师生食宿无忧,温暖过年。要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快递员、家政服务员、商场销售员、网约送餐员、物业管理员、保安员等留宁务工人员慰问走访系列活动,制定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方案,确保对留宁务工人员的各项关心关爱措施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引导学生家长和学生就地过年,组织力量及时排查、排除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保证校园环境安全。民政部门、群团组织要加强与属地政府对接,视情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结合实际,将低保、特困供养救助金、“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等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对困难老年人、孤儿、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包括因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要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提供帮助采购年货、打扫家庭卫生等志愿服务。房产部门要组织物业管理企业开展在宁就地过年群众走访摸排,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合理需求,解决实际困难。水、电、气、讯、暖等相关供应部门要强化运行保障和调度调配,提前检查检修运行设备,制定节日期间工作应急预案和方案,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以赴确保就地过年群众“安心”过年,营造良好节日生活环境。
四、统筹做好路网运行服务,确保群众出行方便有序和货运物流畅通。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充分考虑疫情防控风险,科学调配运力,组建春运工作专班,加强与高校、务工人员较多企业和建筑工地等的联系,主动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实行错峰出行,做好学生和务工人员等群体有序回乡、返宁工作。加大路面巡查及车站、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重点区域的值守工作,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行为,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的安全有序,营造良好的春运服务环境。要加大对客运场站和交通工具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防控指南,增加通风、消毒频次,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提供“无纸化”便捷出行服务,指导客运场站、长途客运、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服务企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加大节日期间全市公共临时停车场提供免费停车服务的宣传力度。公交、出租运输企业要实时关注大型商场、超市、公园等线路的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公交发车班次,优化出租汽车运力配置,缩短乘客候车时间,避免出现乘客长时间滞留现象,最大程度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出行需求,统筹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要加大与开发区、高新区的沟通衔接,掌握园区所属企业务工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在宁就地过年人数情况,灵活安排“点对点”公交专线运输服务,确保务工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节日期间工作生活顺畅。
五、组织企业春节期间稳定生产,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开发区、高新区、各县区、人社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安排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鼓励企业主管单位结合实际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落实好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农民工生活居住安全保障,提高食宿标准等措施,保障困难农民工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对就地过年的农民工做好工资休假等权益保障,吸引职工就地过年、在企休假。人社部门要指导企业稳定就地过年群众的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在春节期间安排职工工作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公安、司法、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坚持抓早抓小,及时发现、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要主动做好就地过年群众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分类疏导。各县区、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物流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合理安排春节期间生产运营,全力做好网络购物及生活必需品的寄递服务,为邮政快递企业收投服务、车辆通行等提供便利,允许其进入小区、社区、物业等管理区域进行末端收投,推动实现邮政快递寄递服务“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畅通。要保障快递员休假、工资等合法权益,实行错峰放假或调休,为寄递快递创造便利条件。
六、加大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各县区、卫生健康、城市管理等部门要持续做好春节期间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公共区域预防性消杀、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街面巡查管控等工作。开展节假日出行健康提示,重点提醒公众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广泛宣传节日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方便群众出行、关心关爱群众就地过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讲好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努力营造欢度祥和和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节日氛围。密切关注就地过年群众需求,合理引导预期。
七、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开通7×24小时“市长服务热线”。应急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一条热线温暖一座城”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缓冲器”“连心桥”作用,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解答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就地过年相关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建立完善防控知识、为民服务、政策措施数据库,高效解答涉及疫情防控、高中风险区查询、核酸检测、发热门诊、市民生活、市内旅游、生活物资保障、能源保供、管理服务、货运物流、购物休闲娱乐、交通出行、权益保障、供暖、物价等政策,及时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全市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政策解释和协调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和问题等工作。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细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各县区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继续保持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良好作风,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有关怀、企业开工复工有保障、农民工节后务工有支持。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对城乡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值加班补助。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中共西宁市委办公室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1日